雄关街道福民社区:构建“三个三”机制满足居民需求

发布时间:2024-01-22 17:57:48    来源:嘉峪关市委政法委    阅读量:

  自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工作开展以来,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福民社区以“花开五福,以民为本”党建品牌为主线,整合多元资源力量,构建“三个三”工作机制,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,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

  从“三个坚持”抓起“稳桥墩”

  坚持党建引领。社区党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,按照“1+3+M+X”模式,将互联共转单位执法力量和在职党员、楼栋长、居民志愿者、社会组织等自治力量联动起来,通过“益邻一家亲”“睦邻议事厅”“暖邻志愿先锋”等载体和平台,全面统筹多方力量破解社区治理难点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。

  坚持党员带头。以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典范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党员示范岗、党员责任区为载体,把居民党员、在职党员的身份亮出来,把党的旗帜树起来,积极在组织建设、活动载体、工作内容等方面大胆探索、勇于实践,在社区治理改革、党建品牌深化延伸、“一老一小”精准帮扶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

  坚持居民自治。充分发挥居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,落实“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决、民事民评”工作机制,通过“睦邻·议事厅”、协商议事室等阵地,让居民坐下来更好地“面对面”协商议事、更多地参与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,真正实现居民的事居民自己议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,切实以“居民议事”激活“居民自治”,在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上取得新成效。

  从“三个创新”发力“宽桥面”

  创新调解平台。以“同心邻距离”为载体,整合综治、司法、民生等于一体创建“福民连心桥”矛调品牌工作室,社区党委书记任主任,社区政法委员为副主任,相关部门应驻尽驻,形成了各类矛盾一口子受理、各项工作一目标统领的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,打通了社会治理便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工作室成立以来,解决矛盾纠纷案件129件,调解成功率达到96%。

  创新调解模式。建立联合调解共同体,构建“社会力量—网格—联动力量”矛盾纠纷调解三级网格,社区设立13个大网格,明确网格长、网格指导员,专职网格员,定人、定责、定岗,担当起信息员、调解员、宣传员角色,形成“上面千条线、下面一张网”的精细化管理体系。

  创新调解激励。根据《嘉峪关市网格员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《嘉峪关市网格员信息录入考核奖励办法(试行)》试行网格员动态管理,加强对网格员绩效考评管理,落实网格员准入退出、考核奖惩机制。一方面通过典型选树,持续深入开展“最美网格员”“最佳调解能手”等评选,实行正向激励;一方面从基础信息采集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居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反向约束,以考核倒逼工作推进,努力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提档升级。

  从“三个落实”切入“阔桥身”

  落实议事机制。在现有居民公约的基础上,会商制定议事依据、议事流程、议事规则等制度清单,合理运用社区调解委员会力量,推动问题处理更精准化、议事更民主化,探索出一条居民议事新路径。

  落实关怀制度。加强源头治理,以居民议事厅为阵地,积极探索“心理疏导+居民议事”新模式,联合公益律师、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,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式,帮助居民做好释法解疑、引导教育,解决居民遇到的问题和诉求,进一步激发自治热情和治理活力。

  落实普法宣传。开设普法大讲堂,充分运用和有效发挥“三官一律一所”作用,严格落实“周三律师坐班制”,向困难家庭成员、未成年人等提供法律咨询、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服务,针对社区内居民发生的各类矛盾、纠纷和问题,积极参与调解处理和疏导,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辖区环境。

  


责任编辑:陈振凤

主办:中共嘉峪关市委政法委员会   承办:甘肃法治报

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82号

Copyright © 2019-2020 甘肃法制报 All Right Reserved   陇ICP备19004392号-1
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